日期:2025-06-22 11:17:35
“统一时刻已到!”随着中国国防部发出强硬通牒,明确警告所有支持“台独”势力,台海局势急剧升温。在大陆坚定决心和高压态势的推动下,赖清德当局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。岛内民心动荡,外部势力态度模糊,赖清德将如何应对这场危局?是坚持到底,还是寻求妥协来挽回局势?
自1949年两岸分治以来,两岸关系便成为中国的核心议题之一。那年,国共内战结束,国民党退守台湾,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,开启了两岸“分治”的局面。此后,国际社会逐渐清晰了台湾的地位认知。1971年,联合国通过第2758号决议,正式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唯一合法代表,台湾因此失去了联合国的席位。1979年,美国与中国建交,并通过《台湾关系法》,承诺提供防御性武器,标志着美台关系的正式确立。1992年,两岸达成“九二共识”,虽对“中国”的定义各有不同,但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,为两岸经济与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契机,其中包括2010年签署的《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》。
展开剩余82%然而,2016年民进党蔡英文上台后,拒不承认“九二共识”,直接导致两岸官方交流中断。中国大陆也随之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,如限制大陆游客赴台、暂停海协会与海基会的联系,频繁在台海举行军事演习。2024年,赖清德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后,其“台独”立场更加激烈,使得两岸紧张局势急剧升温。他频繁发表挑衅性言论,宣称“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”,并推动“去中国化”政策,包括修改教科书内容、提升所谓“国际空间”。与此同时,美国特朗普政府在2024年大选中获胜,并继续执政,进一步加大对台湾的支持。
2024年,美国批准了一笔价值87亿美元的军售案,其中包括F-16V战斗机、爱国者导弹系统、MQ-9无人机等先进装备。此外,美国军方现役将领也参与了台湾“汉光演习”的兵棋推演,严重违反了一个中国原则,引发中国的强烈反对。2025年初,台海局势再次升温。2月26日,解放军在高雄、屏东外海40海里处进行无预警实弹射击演练,32架次战机越过“海峡中线”,14艘军舰参与,展示了对台海的控制能力。同时,中国还对台湾实施经济施压,暂停了部分台湾农产品的进口,台湾对大陆出口也遭遇严重挫折。
3月,国防部发言人吴谦在例行记者会上再次警告,任何分裂行为都将遭到严惩,凸显中国捍卫国家统一的坚定决心。近年来,解放军的军力显著增强,2023年,第三艘航母“福建号”正式下水,标志着中国海军进入三航母时代。J-20隐形战机、DF-21D反舰导弹等先进装备的列装,极大提升了中国远洋作战的能力。而与此相比,台湾的军事力量相对有限,且高度依赖美国支持,两岸之间的力量对比越来越悬殊,为未来可能的冲突埋下伏笔。
2025年4月2日,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吴谦在记者会上向赖清德及其“台独”支持者发出了严厉的警告:“玩火者必自焚,闹得越凶灭亡得越快。”这一表态被认为是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最强硬通牒,明确表露出已做好采取进一步行动的准备。吴谦还强调,台湾始终是中国的领土,任何外部干涉都将遭到坚决反对。当天,解放军东部战区启动了代号为“海峡雷霆—2025A”的环台军事演练,演习时间从4月1日持续至2日,涉及陆、海、空及火箭军,出动“辽宁号”航母、055型驱逐舰、潜艇等多种先进装备,模拟发射DF-21D反舰导弹,演练封锁台湾海峡、登陆作战和空中打击等内容,全面检验中国军队的联合作战能力。
与2022年佩洛西访台后的演习相比,这次演习覆盖范围更广,首次涵盖了马祖等外岛,且针对性更强。军事专家分析,这不仅是对“台独”的威慑,也是在向美国及其他外部势力发出信号:中国有能力迅速控制台海局势。与此同时,中国外交部重申,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普遍共识,任何分裂图谋必定失败。
面对这种前所未有的压力,赖清德开始采取应对措施。3月13日,他宣布恢复军事审判制度,声称此举是为了应对所谓“大陆间谍”威胁,防止军事机密泄露,确保军队的忠诚。根据新的政策,涉及叛乱、泄密等罪行的现役军人将由军事法院审理。2024年,台湾共起诉了64起“共谍案件”,较2021年的21起大幅增加,显示出其对内部安全的极度忧虑。然而,这一举措也引发了岛内的强烈争议。国民党批评称这是“绿色恐怖”,认为其真正目的是打压异议声音,巩固民进党的权力。北京方面也迅速作出回应,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“台湾没有总统”,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则指责赖清德加剧了两岸的对立。
与蔡英文执政时期相比,赖清德的策略更为激进。尽管蔡英文在执政期间加强了与美日的合作,但她仍强调“维持现状”,保持一定克制。而赖清德则公开否定了“九二共识”,推动“新两国论”,并大幅增加军费开支。2025年,台湾防务预算达到了6000亿元新台币,占GDP的2.5%。他还寻求加强与日本、菲律宾等国的军事合作,试图建立一个所谓的“抗中联盟”,以对抗大陆压力。然而,这些举措并未有效缓解岛内紧张气氛,反而让民众对战争风险的担忧进一步加剧。
4月2日中国国防部的通牒发出后,台海局势持续升温。5月,解放军在台湾周边海域进行了多次演习。据日本防卫省通报,“辽宁号”航母在冲绳附近进行了舰载机起降演练,次数超过百次。军事专家分析,如果台海冲突爆发,中国可能会部署航母于台湾南北两端,切断美日的军事介入,同时封锁台湾的退路。5月8日,国防部发言人张晓刚再次警告,任何挑衅行为都将遭遇严重后果,显示出中国立场未有丝毫软化。
在经济方面,中国加大了对台湾的施压。5月下旬,大陆以检疫问题为由暂停进口台湾菠萝、芒果等农产品,外界普遍认为这是一种政治报复。台湾经济部门试图转向东南亚市场,但短期内难以弥补对大陆市场的依赖。2025年第一季度,台湾对大陆的出口下降了10%,经济压力显著加剧。赖清德政府不得不调整政策,试图减少对大陆市场的依赖,但成效有限。
在国际层面,台湾的处境愈加艰难。5月,世界卫生大会再次拒绝台湾以观察员身份参加。如今,承认一个中国原则的国家已超过180个,而台湾所谓的“邦交国”仅剩12个。赖清德试图通过外交突围,例如访问南太平洋国家,但收效甚微。与此同时,美国的态度则显得复杂。特朗普政府重申了对台湾的支持,并在2025年5月表示将继续维护台海的稳定。然而,美国国内对于是否直接介入台海冲突仍存在分歧。智库研究显示,如果美军卷入台海战争,可能会遭遇惨重损失,而美国国内支持率也未必高涨。2月,美日法在南海举行了“太平洋斯特勒2025”联合演习,虽然展示了对华牵制意图,但并未直接涉及台湾
发布于:天津市第一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